【2019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按照服务基础条件好、全程农机作业服务能力强和综合农事服务成效显著的标准,遴选确定了70个全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小编给大家整理之后每天发布一篇,敬请关注,如果您周边还有更加有特色的农机合作社,请联系我们。】
山东省莒县刘官庄明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强合作解难题 共塑优质服务品牌
由单个或多环节农机作业升级为全程机械化作业,由农机社会化服务拓宽至综合农事服务,或许是当前众多农机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莒县刘官庄明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高质高效理念,大力推行符合当地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服务,全面延伸服务链条,努力打造优质服务品牌,走出了一条既适应当地农业发展形势又满足多元市场化需求的农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成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的样板,为促进当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基本情况
莒县刘官庄明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位于莒县刘官庄镇邵家泉头村,于2013年12月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0万元,社员5人。自成立以来,明众农机专业合作社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断提升农机化服务能力,扩大经营服务范围,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经过6年的发展,明众农机合作社现有社员122人,注册资金达到360万元,固定资产486万元,总占地面积518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900平方米,拥有各类动力机械及配套农机具110余台(套),其中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20台、稻麦联合收获机9台、玉米联合收获机9台,秸秆还田机、打捆机、深松机、免耕播种机等配套农机具70余台(套);投资50万元引进粮食烘干机4台,实现烘干能力60吨。截止2018年底,合作社作业面积累计达6万多亩,承担了镇域内70%以上作业任务,年作业服务总收入500余万元。合作社先后荣获“全省农机科技示范户” “全省农业经营服务组织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示范单位”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
主要做法
一、从“多环节”向“全过程”升级,推行“一条龙”作业,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标志,是实现全程机械化,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自成立以来,明众农机合作社就秉承这一理念,非常重视各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主动参与、承担各项农机技术推广服务和技术培训,先后开展了省、市深松机、联合整地机、4YZ-5BZ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等机械的试验示范作业任务,来推动农机作业的“全程机械化”升级,累计已完成试点作业任务近5万亩。通过几年的探索,明众合作社已形成了“小麦精播→田间管理(高效植保)→小麦机收→秸秆机械打捆离田、回收利用→小麦烘干→玉米精播→田间管理(高效植保)→玉米籽粒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籽粒烘干→机械深松(每3年深松一次)→粮食加工”的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一条龙”作业流程。同时,为解决部分小地块的机械作业难题,合作社还购置小型微耕机、小型收割机等10台(套),使得单块2分地的小地块也能进行机械作业,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生产全覆盖。在明众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下,刘官庄镇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至2018年底,该镇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0%,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农作物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二、从“单领域”向“全领域”覆盖,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向综合农事服务的迈进
近年来,明众合作社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立足农机合作社发展优势,将综合农事服务作为发展方向,积极开展订单作业、合同作业,探索开展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等业务,至2018年底,共流转、托管土地达5800余亩,实行耕种收、高效植保、秸秆综合利用、粮食烘干全程机械化作业。在此基础上,积极与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社员及周边群众提供价格实惠、质量优良的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形成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全程农机作业服务、产后销售服务的“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极大方便了农民群众,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当前,该合作社正努力探索土地“整村流转或托管”模式,力争今年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年底计划购置选种设备1套、烘干机2台、日产30吨小麦面粉机械一套,开展农产品精细加工服务,培育合作社新的收入增长点。
三、从“散投入”向“合资源”探索,进行“一揽子”解决,不断提升农机化服务能力
要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要冲破阻碍合作社发展的资金、土地、农资等问题桎梏。为此,该合作社积极吸纳本村及周边农户以农机、土地入股方式入社,短时间内使镇域内机具、土地等资源得以整合,既壮大了自身实力,也很好的解决了合作社发展中的瓶颈难题。
解决资金不足难题。合作社积极联系协调县农业银行、镇农商银行,采用以原有农机、社员互联等多种方式作为抵押、担保,为购置新机具进行资金支持,每年争取贷款资金支持100万元。
解决农机存放难题。多方筹备资金,累计投入120多万元,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建设了1400平米的农机维护保养的库棚,农户的各类农业机械均可免费停放,按需提供定时保养和维修。
解决粮食收购难题。合作社每收购1公斤粮食给农户补助0.02元,并且农机作业服务费比市场价低15%,如此农户每亩地一年可增加收入约25元、减少作业支出约60元,既提高了大家的种粮积极性,也将种植户发展成固定客户,实现了双赢。
解决机械用油难题。与中石油莒县分公司签订了联营协议书,保证24小时加油服务,并且每升柴油比市场价格便宜0.3元,平均一台作业机械一年节省用油费用近2500元,合作社一年就能节省用油开支近5万元。
四、从“求利益”向“树品牌”转变,秉持“一条心”服务理念,聚力打造农机化服务品牌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明众农机合作社始终注重合作社服务品牌的打造,把服务质量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努力开展新机械、新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作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使“高质高效”服务成为合作社闪亮的名片和最大的“卖点”。服务过程中,合作社始终把服务对象满意作为根本宗旨,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同时,统筹安排、科学调度、合理规划,努力提高作业效率,如果农机作业质量达不到要求,必须无偿返工直至达到要求为止。该合作社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多次承办全市三夏三秋农机化作业现场会,已累计承办市县培训会议、活动共计14次,培训社员和农民群众近千人;对贫困户、军烈属、五保户等实行减免作业费;已累计提供资金近9万元,帮扶30个贫困户实现脱贫,从而收获了老百姓的口碑,树立了合作社品牌的良好形象。
五、从“单打独斗”向“五指成拳”推进,实行“一体化”利益保障机制,形成合作共赢局面
为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益,明众农机合作社严格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关要求,在广泛征求社员意见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统一管理、统一作业、统一结算的运营方式,实行“单机核算、分别记账、年终结算、利润返还”的核算办法,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并将作业、收支与财务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通报,接受社员监督。自成立以来,合作社成员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以优质高效的作业服务为农民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逐步发挥出农机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强大动力,实现了合作社、成员、服务农户之间的互利共赢。2018年,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584万元,入社社员人均纯收入达到18570元,收入比入社前提高了30%以上,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0%以上,合作社成了入社农户、全村乃至辐射带动区域农民的主心骨、“娘家人”。
愿景
下一步,明众农机合作社将继续坚持“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的发展方向,在巩固原有服务的基础上,双拳出击,全面提升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实现合作社发展的提档升级,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活力。一方面,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尽快实施“整村流转或托管”模式,并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通过开展代耕、代种、代收、代管服务,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以农机作业为纽带,为农民群众和农民合作组织提供综合农业服务,将服务链延长至粮食加工产业,努力打造自有的农产品品牌,探索推广“互联网+综合农事”服务,用新的网络理念引领发展,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启示
农机专业合作社靠单一的农机作业服务是难以长足发展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是合作社不断壮大的生存发展之道。明众合作社流转、托管土地5800亩,使社员的单兵作战变成了集团作战,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全力打造“高质高效”全程机械化服务品牌,把耕种收、高效植保、秸秆利用、粮食烘干每个环节都做优做强,赢得了民心、稳固了市场;承接省、市农机化项目,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和作业质量;统一提供农资统购、农机维修保养、农机技术指导服务、农机用油供应等服务,让社员和群众得到了实惠;开展农产品精细加工服务,进一步延伸服务链,培育合作社新的收入增长点。由此可见,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改变了农机合作社单纯靠作业发展的现状,立足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实际,实现了三产的融合推进,已然成为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